新浪微博

咨询热线

021-38689909

首页 > 行业动态

关于饮用水的各种眼花缭乱的“概念”

返回

    饮用水炒概念有“稀有水源地、功效讲故事、广告立形象、渠道铺得开”四大要素。找准卖点,强调高品质的生活方式,普通水变身“高富帅”。

    食品专家表示,喝水的目的是补充水分,为了解渴,而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主要是通过食物,喝水补充矿物质是被营销带偏了。

    天气越来越热,饮用水销售旺季也随之到来。记者走访发现,今年的饮用水市场,富氧水、深海水、冰川水、雪山水、火山水等各种水犹如“泉涌”,商家也玩起了新概念,不仅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,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。那么,这些水真的是货真价实吗?其宣传的功效能实现吗?

  乱花渐欲迷人眼

  在本市华苑地区一家大型超市里,两大排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饮用水,不仅名称多样,而且价格差距较大。例如,同样是5升包装,一种“火山岩深层”矿泉水售价20元,另一款标有“天然深层地下水”的饮用水仅卖9.5元;而消费者经常购买的方便携带的500毫升矿泉水,最便宜的售价1.95元,最贵的则将近10元,相差五倍之多。虽然价格差距不小,但从直观上看,最大的差别仅在于品牌和宣传口号。

  为什么饮用水价格差别这么大?对此,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,除了进口品牌饮用水价格普遍高于国产水之外,今年的几款新品价格较高,主要因为一些饮用水宣传添加了氧或含有其他营养物质。但她表示实际具体成分也不太清楚,厂家怎么写,超市就怎么卖。

  “富氧水”、“苏打水”、“天然水”……这么多“概念”可把消费者忽悠晕了。正在选购的冯女士有些举棋不定,“喝纯净水又担心缺乏矿物质,各款水也都喝过,无论贵的还是便宜的,口感都差不多,现在也不知道选什么样的好,但一般还是选比较熟悉的品牌和价格适中的,七八块钱一瓶的没有必要,太便宜的又害怕质量不行。”

  别把“概念”喝成“负担”

  记者发现,价格较高的饮用水,都有各自吸引人的卖点,例如“产自冰川”、“富氧”、“弱碱性水”等。那么,这些价格较高的“概念水”真的值这么多钱吗?那些宣传的功效真能发挥作用吗?“饮用水作为快消品,市场竞争很激烈,不挖掘新概念新卖点,很难突出重围。”某营销策划机构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,饮用水炒概念有“稀有水源地、功效讲故事、广告立形象、渠道铺得开”四大要素,只要找准卖点,强调高品质的生活方式,就能把普通水卖个好价钱。当被记者问及这些产品宣传的功效是否能发挥作用时,该负责人反问记者:“你用了这么多美白牙膏,牙齿变白了吗?”

  对此,食品专家关文强表示,喝水的目的是补充水分,为了解渴,而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主要是通过食物,喝水补充矿物质是被厂家的宣传带偏了;如果日常膳食结构合理,矿物质的来源就会是均衡的;这些“概念水”偶尔喝没问题,但不能太指望那些宣称的功效能发挥多大作用,更不要将其作为常规饮用水;而且水中所含的矿物质不一定对所有人适用,摄入过量反而会造成负担。

  怎样才能喝得明白

  其实,把“概念”作为营销手段,只要不涉及虚假宣传本无可厚非;如何判断概念营销与虚假宣传,产品的国家标准才是标尺。然而,面对饮用水概念的层出不穷,相关标准似乎有些跟不上脚步,有业内人士指出,缺乏行业统一标准使“概念水”难以得到有效规范。

  值得欣慰的是,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《包装饮用水》(征求意见稿)已经公布,将除天然矿泉水类之外的所有包装饮用水都纳入统一标准,并提出不得再使用“饮用矿物质水”这一名称。这一举措使目前产品种类繁多的饮用水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规范。事实上,无论是饮用水还是其他产品,“玩概念”总有一天会“山穷水尽”,讲诚信才能“柳暗花明”,概念不能当水喝,解渴还得靠货真价实。只有标准规范了,才能抑制炒作,才能让消费者喝得明白、喝得健康。毕竟,消费者喝水喝的是品质,而不是包装上的名称。(完)